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粟,稱,藜,得力,品藻,

 

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講書:每讀一字,須講一字的意思。---【胡適自述】

19467月下旬
根據胡頌平說,胡適1946年回國經南京時,任職教育部的他去見胡適,胡適向他說,你怎麼這樣的蒼老,我幾乎認不出來了!
隔了幾天,胡適對他說,教育部部長朱家驊說你的工作很得力,我很高興。



字詞 
注音 ㄉㄜˊ ㄌˋ
漢語拼音 dé lì
釋義 
  • 1得到助力。《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使之逐漁鹽商賈之利,……終得其力,起富數千萬。」《儒林外史.第二五回》:「自此以後,鮑廷璽著實得力。」
  • 2形容很受重用的、很能幹的。《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家裡止是些女人,無個得力男子看守。」



劉還月劉還月&劉於晴的飲食攤
係,自古以來就相當密切,尤其是有些海洋民族,不同的始祖傳說中,都有擕帶粟種渡海來台的說法,由於可以證明,這些民族跟小米的關係,不只密切,而且更是深遠。
原住民粟米的歷史
至於在台灣的歷史文獻中,最早出現粟米或其他糧食的記載,又是什麼時候呢?
中國元朝的汪大淵在《島夷誌略》中,曾經提到「琉球」的物產中說:「地產沙金、黃豆、黍(音ㄕㄨˇ,具有黏性的穀物,如:玉蜀黍。)子…」,一般認定,這裡所指的琉球,也就是台灣。
到了明朝,更多的文獻可以證明,台灣的原住民,已經懂得種植糧食了,張燮在《東西洋考》中說:「四序,草青為歲首。土宜五糓,而皆旱耕。」
顯然在明朝時代,台灣的原住民已經開始種植旱作的米(應說是粟米,也就是小米。)。
荷蘭領台期間,被荷蘭人統治的西拉雅族人,日常生活的主食,已經以米食為主,《巴達維雅城日記》中的記錄很清楚:「彼等居家對於飲食,甚為節制,除以米煮飯外,不食他物。」
明代末葉曾隨沈有容來到台灣的陳第,在《東番記》中,記錄了他所看到的農作:「無水田,治畬種禾,山花開則耕,禾熟,拔其穂,粒米比中華稍長,且甘香。」
這是平埔族人最典型的生產方式,更說明到了明末清初,旱作的米已經逐漸成為原住民的主食。
到了清代以後,台灣開始有了大量的漢人移民,所需要的糧食倍增,因此,米不只成了最主要的產業,種類也相當繁多,大多數的地方志書,都列為〈物產志〉中的第一類,更可見到它的重要性。
原住民的生產方式
台灣的原住民族,自古以來,長期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取和用都依賴着大自然,也就自然衍生出「天生地養」的生存觀。
大多數的原住民,既使進入了農作生產的世代,依舊抱持著非常重要的天生地養觀,他們種植作物,基本上只種而不懂得耕,種了之後也不會施肥、除蟲…等後續的工作。至於作物的收成,自然也只能多少算多少,能夠收成的,他們認為是上天賜予的,無法收成的,也就當成老天爺自己要的!
原住民的傳統社會中,只有部落共有的領地,並沒有私人的土地,也就是說,部落領域的範圍內,所有的土地,都是大家共有的,因此部落裡的人,可以在任何一塊沒有人種植的荒地上,種植作物。
只種不耕的生產方式,自然產值不會太高,甚至常發生完全沒有收成的情况,族人除了認為是老天爺的意思之外,當然也會認為是地不好所致,因此他們下一次種植時,就會換另外一塊地來種植,如果收成不好,下一次又會再換另外一塊地,這種生產方式,稱之為「易地輪種」。
志書中的「獲稻」
作物種植之後,慢慢等待作物成熟,但是不是可以開始收成,還必須由巫師來指示,確定可以以後,他們必須先隆重地祭祀過祖靈之後,才開始正式採收。
台灣的第一本「縣志」,也就是周鍾瑄主修《諸羅縣志》,繪有「獲稻圖」,大概可以看出平埔族群收獲稻米的情景;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收穫稻米,還沒有借用刀器,而是用手折斷的!
清代的台灣原住民,主要的生計雖然一直都以漁獵為主,但種植粟米已經相當普遍,至於平埔族群,更早已把稻米當作是主食,生產稻米則成為最主要的農事,不管他們種的是粟米還是稻米,收獲的方式全都是用手折斷,並不用刀子割,部落禁忌認為,作物只能取下穂的部份,下一次的收成才會好,如果用刀割,下一次就長不出來了。
他們並不是一次就把所有的米穂都採收回家,而是要吃多少,就採多少,因此有許多成熟的米,就因為留在原地,而被鳥或蟲吃掉了,甚至有不少又掉到地上,或者因為下雨而發芽了。
粟倉與粟祭
早期原住民所種植的作物中,最普遍的可能是粟米了,包括阿美族、達悟族、卑南族、凱達格蘭族、拍瀑拉族以及西拉雅族…,都有祖先渡海來台時,擕帶粟種在船上的例子,更重要的是,在許多原住民的原始信仰中,也都是粟神或粟女神,更有專門為粟米舉辦的粟祭,這些都印證了原住民和粟米深遠的關係。
大多數的原住民族,都會設有特別的粟倉,不只用來儲放粟米,更是部落中最神聖的地方之一。
原住民族傳統主要的祭典,都是米粟祭為主,也就是小米祭典。
小米祭典大多是在小米收穫之後舉行的,各族由於種植的東西並不相同,因此祭典的主角也不相同,卑南族的收穫祭,主角是赤藜,魯凱族的黑米祭,主角自然是黑米,賽夏族的收穫節,重點則是旱稻,排灣族則是特別為小米所舉辦的小米入倉祭。
不同民族的祭典中,最重要的是可以窺見原住民和這些糧食間的密切關係,也因此,這些祭典直到今天,依舊受到相當的重視。
清初的《台番瓜果圖》,清楚地繪出小米,並且解釋說:「小米為社番耕種為糧,與內地無異。」可見這項古老的糧食,在原住民社會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直到今天,小米依舊是台灣原住民重要的主食,不只拿來當作主食,更用來製作各式祭祀用的食品,當然也是釀酒最重要的材料。
來認識赤藜
除了小米之外,古老的原住民社會中,還常取用一種看起來像雜草,所結的果實卻可以充饑的作物,由於成熟時全株通紅,因而稱作赤藜。
赤藜是一種遠望整株都成紅色的植物,因為它的莖有紫紅色或綠色的溝紋,葉片為灰綠色、深紫色或淺紅色,嫩葉或芯則完全呈現紅色,果實如小米般的米粒,卻更為細小,且被紅色的葉衣包裹着,必須花費相當多的功夫,才能取出食用。
赤藜的植株分紅、黃兩種,品系自有不同,口味也略有差異,一般都是混種且混食。
台灣的原住民社會,可能在幾百年前甚至是上千年前就栽種有赤藜,尤其是中、南、東部的原住民部落,更是經常可以見到;另外,在南部西拉雅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食物。
成熟的赤藜,雖然加工過程繁複,但還是有不少人喜歡種植,最主要的原因是赤藜的種子營養豐富,磨成粉後可以製成糕點,原住民在製作傳統的米製的祭祀食品時,經常廣泛使用這種材料,它的莖葉可以當成飼料,葉子還可以充當蔬菜食用,是一種全株都可以使用的經濟作物。
原住民傳統的釀酒,赤藜也是最佳的材料,用來製麯有助於澱粉糖化,增加釀酒的成功率,直接釀酒,更可釀出酒味甘淳、風味獨特的好酒。
 3.   部首 艸 部首外筆畫 15 總筆畫 19
 注音一式 ㄌ|ˊ
 漢語拼音 l  注音二式 l 
植物名。屬,一年生草本。莖高五、六尺,葉心色黃,卵形,有鋸齒,嫩葉可食。初夏開黃綠色小花,莖老時可用來作木杖。一般多生於原野。
 32.   部首 米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ㄙㄨˋ
 漢語拼音 s  注音二式 s 
植物名。禾本科狗尾草屬,一年生草本。葉似玉蜀黍而較狹長。花小而密,呈圓錐花序。果實為粒狀,黃色,可食。為北方糧食之大宗。俗稱為「小米」。
穀實的總稱。淮南子˙詮言:「量而舂,數米而炊,可以治家,而不可治國。」
俸祿。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傳:「義不食周,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
皮膚遇寒時在表面所起的小顆粒。宋˙蘇軾˙雪後書北臺詩二首之二:「凍合玉樓寒起,光搖銀海眩生花。」俗稱為「雞皮疙瘩」。
姓。如漢代有舉。

 1. 得力
 注音一式 ㄉㄜˊ ㄌ|ˋ
 漢語拼音 d  l   注音二式 d  l 
得到助力。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使之逐漁鹽商賈之利,……終得其力,起富數千萬。」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自此以後,鮑廷璽著實得力。」
形容很受重用的、很能幹的。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家裡止是些女人,無個得力男子看守。」

品藻

古人以美學語言品藻人物,再轉化為倫理語言。
這「品」、「藻」之後者,我還是搞不清楚辭典的循環定義(教育部國語辭典 動詞說法:見「品藻」條。)

品藻
解釋 鑒別流品,品評人物。漢書˙卷八十七˙揚雄傳下:「仲尼之後,訖于漢道,德行顏﹑閔,股肱蕭﹑曹,爰及名將尊卑之條,述品藻。」
南齊書˙卷五十二˙文學傳˙丘霸鞠等傳˙史臣曰:「若子桓之品藻人才,仲治之區判文體。」

-----注
稱述(稱揚述說。國語˙晉語六:若夫三郤,亡人之言也,何稱述焉!漢書˙卷七十八˙蕭望之傳:以令詣太常受業,復事同學博士白奇,又從夏侯勝問論語、禮服,京師諸儒稱述焉。)
股肱(輔佐。左傳˙僖公二十六年: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
【股肱耳目】 注音 ㄍㄨˇ ㄍㄨㄥ ㄦˇ ㄇㄨˋ
解釋 :比喻得力的助手。明˙周朝俊˙紅梅記˙第二十四齣:作股肱耳目,豈敢邊用。

(教育部國語辭典)

***
ひんそう ―さう 0 【品藻】
(名)スル
事物の優劣を論ずること。品評。品隲(ひんしつ)。

三省堂提供「大辞林 第二版」より凡例はこちら

--
分辨﹑判定。如:評騭是非。




領頭字
解形
《說文》:“稱,銓也。禾,护聲。春分而禾生,日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數十二,秒而當一分,十分而寸。其以為重,十二粟為一分,十二分為一銖。故諸程品皆禾。”段玉裁本作“律數十二,十二秒而當一分。”並注:“‘十二’兩字舊奪,今補。”
注音
釋義
(一)cheng1《廣韻》處陵切,平蒸昌。蒸部。 (1) 稱量,測物的輕重。《說文‧禾部》:“稱,銓也。”王筠句讀:“稱本動字,謂稱量之也。”《易‧謙》:“稱物平施。”孔穎達疏:“稱此物之多少均平而施物 之。”《管子‧明法》:“有權衡之稱者,不可欺以輕重。”尹知章注:“以權衡稱之,輕重立見。”《禮記‧月令》:“蠶事既登,分繭稱絲效功。”《淮南子‧ 泰族》:“稱薪而爨,數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治大也。” (2)泛指衡量、揣度。《廣雅‧釋詁一》:“稱,度也。”《孫子‧形》:“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王注:“稱,權衡 也。”杜牧注:“稱,校也。”《晏子春秋‧問下》:“稱財多寡而節用之。”張純一校注:“稱,量也。”《韓非子‧人主》:“明主者,推功而爵祿,稱能而官 事。”
(3)稱謂;名號。如:別稱;簡稱。《白虎通‧爵》:“天子者,爵稱也。”趙岐《孟子章句題辭》:“子者,男子之通稱也。”《晉書‧紀瞻傳》:“夫兩儀之謂,以體為稱,則是天地;以氣為名,則名陰陽。”
(4)稱為;叫做。《爾雅‧釋親》:“婦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史記‧陳涉世家》:“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魯迅 《吶喊‧祝福》:“煮熟之後,橫七豎八的插些筷子在這類東西上,可就稱為‘福禮’了。”又憑藉威望或權勢稱為或自居。《史記‧齊太公世家》:“太史公 曰:‘以太公之聖建國本,桓公之盛修
政,以為諸侯會盟,稱伯,不亦宜乎﹖’”漢嚴遵《道德指歸論‧上德不德篇》:“或濛澒芒芒而稱皇,或汪然漭汎而稱 帝,或廓然昭昭而稱王,或遠通參差而稱伯。”《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下邳闕宣,聚數千人,自稱天子。”《明史‧朱升傳》:“高築墻,廣積糧, 緩稱王。”
(5)呼;呼喚。《國語‧吳語》:“王稱左畸曰:‘攝少司馬茲,與王士五人,坐于王前。’”韋昭注:“賈唐二君云:‘稱,呼也。’”宋蘇軾《代侯公說項羽辭并
》:“太公、呂后既至,漢王大悅,軍皆稱萬歲。”
(6)述說;聲言。《國語‧晉語八》:“其知不足稱也。”韋昭注:“稱,述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久之徵還,為東郡太守,不就,稱疾歸鄉里。”
(7)祝賀;頌揚。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禾部》:“稱:偁,揚也。今皆用稱。”《論語‧憲問》:“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宋蘇軾《生日王郎以詩見慶次 其韻》:“感君生日遙稱壽,祝我餘年老不枯。”《鏡花緣》第一回:“仙姑何不趁此也發個號令,使百花一齊開放,同來稱祝﹖”
(8)顯揚;顯名。《論語‧衛靈公》:“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漢書‧賈誼傳》:“年十八,以能誦詩書屬文稱於郡中。”宋歐陽修《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誌銘》:“其二子舉進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學稱於世。”
(9)名聲;聲譽。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後漢書‧崔駰傳附崔寔》:“大人少有英稱,歷位卿守,論者不謂不當為三公。”《晉書‧武帝紀》:“辛酉,以故鄴令夏謖有清稱,賜穀百斛。”
(10)舉。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禾部》:“护,并舉也。今皆用稱。”1.並舉;托舉。《書‧牧誓》:“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孔傳:“稱,舉 也。”《詩‧豳風‧七月》:“躋彼公堂,稱彼兕觥。”朱熹集傳:“稱,舉也……舉酒而祝其壽也。”《西遊記》第二十二回:“八戒道:‘師父的凡胎肉骨,重 似泰山,我這駕雲的怎稱得起﹖’”2.舉行。《書‧洛誥》:“王肇稱殷禮,祀于新邑。”孔穎達疏:“顧氏云:舉行殷家舊祭祀,用周之常法,言周禮即殷家之 舊禮也。”蔡沈集傳:“言王始舉盛禮,祀于洛邑。”《逸周書‧糴匡》:“大荒,有禱無祭,國不稱樂。”3.舉事。《左傳‧襄公八年》:“女何故稱兵于蔡 ﹖”杜預注:“稱,舉也。”《呂氏春秋‧孟春》:“是月也,不可以稱兵,稱兵必有天殃。”高誘注:“稱,舉也。”4.薦舉;推舉。《書‧周官》:“舉能其 官,惟爾之能;稱匪其人,惟爾不任。”蔡沈集傳:“稱,亦舉也。所舉之人,能修其官,是亦爾之所能;舉非其人,是亦爾不勝任。”《左傳‧襄公三年》:“祁 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孔穎達疏:“祁奚以其人實
,故舉薦之。”《漢書‧薛宣傳》:“宣數言政事便宜,舉奏部刺史郡國二千石,所貶退稱進,白黑 分明,繇是知名。”
(11)稱貸;借債。《孟子‧滕文公上》:“又稱貸而益之,使老稚轉乎溝壑,惡在其為民父母也。”朱熹集注:“稱,舉也。貸,借也。取物於人,而出息以償 之也。”《管子‧輕重乙》:“食稱之國必亡。”《漢書‧食貨志上》:“亡者取倍稱之息。”顏師古注:“如淳曰:‘取一償二為倍稱。’稱,舉也,今俗所謂舉 錢者也。”《紅樓夢》第一百零七回:“若是這兩個世俸不動,外頭還有些挪移,如今無可指稱,誰肯接濟。”
(12)姓。《廣韻‧蒸韻》:“稱,姓。”《通志‧氏族略五》:“稱氏,漢元帝功臣有新山侯稱忠。”
(二)chen4《廣韻》昌孕切,去證昌。蒸部。 (1) 適宜;相當。如:稱心如意;稱職。《國語‧晉語六》:“稱晉之德,諸侯皆叛,國可以少安。”韋昭注:“稱,副也,副晉之德而為之宜。”《荀子‧禮論》: “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楊倞注:“稱謂各當其宜。”《漢書‧刑法志》:“凡爵列官職,賞慶刑罰,皆以類相從者也,一物失稱,亂之端 也。”顏師古注:“稱,宜也。”《水滸全傳》第二十三回:“取出一箱緞匹綢絹,門下自有針工,便教做三人的稱體衣裳。” (2)隨。《禮記‧檀弓上》:“子游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無。’”孔穎達疏:“稱,猶隨也。言各隨其家計豐薄有無也。”《墨子‧明鬼下》:“珪璧琮 璜,稱財為度。”《韓非子‧五蠹》:“故聖人議多少、論薄厚為之政,故罰薄不為慈,誅嚴不為戾,稱俗而行也。”《晉書‧刁協傳》:“(劉)裕散其資財,令 百姓稱力而取之,彌日不盡。”
(3)好;美好。《爾雅‧釋言》:“稱,好也。”郭璞注:“物稱人意亦為好。”邢昺疏:“稱,謂美好。”《周禮‧考工記‧輪人》:“進而
之,欲其肉稱也。”鄭玄注:“肉稱,弘殺好也。”《管子‧幼官》:“收天下之豪傑,有天下之稱材。”章炳麟《管子餘義》:“稱,好也……好材,猶言美材也。”《論 衡‧逢遇》:“籍孺幸於孝惠,鄧通愛於孝文,無細簡之才,微薄之能,偶以形佳骨嫻,皮媚色稱。”
(4)用同“趁”。因利乘便。《醒世恆言‧張孝基陳留認舅》:“稱身邊還存得三四兩銀子,可做盤纏,且往遠處逃命,再作區處。”
(5)量詞。指成套服裝。一稱,即一套。《左傳‧閔公二年》:“歸公乘馬,祭服五稱。”杜預注:“衣單(禪)複具曰稱。”《禮記‧喪服大記》:“袍必有表不禪,衣必有裳,謂之一稱。”《新唐書‧孫伏加傳》:“近太常假民裙襦五百稱,以衣妓工,待玄武門游戲。”
(三)cheng4《廣韻》昌孕切,去證昌。 (1) 測定物體輕重的器具。後作“秤”。《孫子算經》卷上:“稱之所起,起于黍。十黍為一絫,十絫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淮南子‧時則》: “令官市同度量,鈞衡石,角斗稱,端權既鄄木。”高誘注:“斗稱,量器也。”清林則徐《查勘豫省商虞廳料垛被燒分別辦理摺》:“拆束過稱,實係買補足數, 斤重無差。” (2)量詞。十五斤為一稱。後作“秤”。《小爾雅‧廣衡》:“二鍰四兩謂之斤,斤十謂之衡,衡有半謂之稱,稱二謂之鈞,鈞四謂之石,石四謂之鼓。”宋趙德麟《侯鯖錄》卷四:“作院有炭數萬稱,酒務有餘柴數十萬稱,依原價賣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