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0日 星期日

武,勥/犟,骹,檉,勥跤,赤耙耙


Radio Free Asia Chinese 自由亚洲电台普通话

【华北多地处于封闭状态】
因中国多地出现新增病例急剧增加,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吉林等24个省份倡议就地过节。事实上,在华北有不少村庄,上周开始已处于封闭状态,严厉限制人员出入。
#武汉肺炎
#COVID-19
#China





犟jiàng


【釋義】固執;不服勸:犟脾氣|倔犟。

● 
jiàng  ㄐㄧㄤˋ
 ◎ 同“”。" 3”。
詞目勥跤 
音讀khiàng-kha 
釋義形容一個人精明能幹,一般用在形容女人,有貶義。例:彼个查某人誠勥跤。Hit ê tsa-bóo-lâng tsiânn khiàng-kha. (那個女人很精明能幹。) 
異用字勥骹、勥腳
近義詞



楊青矗新增了 4 張相片。
是「ㄠˊ人」,非「勥骹」
陳佩琪醫師文筆活潑生動, 大家都愛看她的文章. 對於藍營說她「勥骹」(非「欠咖」), 她也做了些形容與說明. 台語「勥骹」通常形容女人能幹, 跋扈, 得理不饒人, 屬「赤耙耙」型.
陳醫師應屬於台語說的「ㄠˊ人」: 賢能有才幹的人(請看相片文字). 女性應屆考上台大醫科, 根本是鳳毛麟角. 行醫之餘, 家事不假他人之手, 算是現代職業婦女奇琶. 很會賺錢又把家顧好, 羨煞多少男人.
藉此鼓勵多學台語--「勥骹」, 「ㄠˊ人」, 「赤耙耙」.
● 
qiāo ㄑ ㄧ ㄠ ˉ
 1. 脛骨近腳處較細的部分,亦指腳:“坐石浸兩~,炎膚起芒粟。”
 2. 軸狀物體較細的部分:“參分其股圍,去一以為~圍。”
ㄔㄥ
植物名。柳科柳屬,落葉喬木。高約四公尺,枝條纖弱下垂。葉狹長,披針形如鱗片狀,呈淺藍綠色。夏秋兩季開粉紅色花,有時一年可開三次,故又名「三春柳」。種子有絲狀毛,能適應鹼性土壤,河岸溼地或高原旱地都能生長,或稱為「河柳」、「旱柳」。因狀如人形,又名「人柳」。亦稱為「觀音柳」、「河柳」、「西河柳」、「赤楊」、「柏」。
木名。河柳,即檉柳。一種落葉小喬木,老枝紅色,葉子像鱗片,夏秋兩季開花,花淡紅色,結蒴果。能耐鹼抗旱,適於造防沙林。枝幹可編筐,枝葉可入藥。也叫三春柳或紅柳
       (3)
       古地名
       。春秋宋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淮陽縣西北檉(檉)chēng ㄔㄥˉ〔~柳〕落葉灌木,老枝紅色,葉像鱗片,花淡紅色,有時一年開花三次,結蒴果。全樹耐鹼抗旱,適於造防沙林。亦

「最崇高的武力,不是要使對方畏懼,使對方屈服,而是停止彼此的紛爭。」
文:黃誠傑(中大中文系三年級生)...
INMEDIAHK.NET


領頭字

解形
《說文》:“武,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為武。”于省吾《釋武》:“武人人戈、人人止,本義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止’即示行也。征伐者必以武器,‘戈’即武器也。”
注音
釋義
(一)wu3《廣韻》文甫切,上麌微。魚部。(1)泛指軍事、技擊、強力等事。與“文”相對。如:武裝;武術;整軍經武。《玉篇‧止部》:“武,力也。”清徐灝《說文解字注箋‧止部》:“武者,兵事也。”《書‧大禹謨》:“乃武乃文。”孔傳:“武,定禍亂。”《孫子‧行軍》:“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十六國春秋‧前趙錄‧劉淵》:“吾每觀書傳,常鄙隨(何)、陸(賈)之無武,絳(侯)、灌(嬰)之無文。”茅盾《子夜》一:“如果不是二十五年前習武騎馬跌傷了腿……那麼現在口天老太爺也許不至於整天捧目《太上感應篇》罷﹖”
(2)勇猛;剛健;威武。《廣雅‧釋詁二》:“武,勇也。”又:“武,健也。”《詩‧鄭風‧羔裘》:“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唐柳宗元《送婁圖南秀才遊淮南將入道序》:“羸而自養耶﹖則甚碩且武。”《說郛》卷七引馮翊《桂苑叢談》:“一夕,有非常人,裝飾甚武。”
(3)士。《淮南子‧覽冥》:“勇武一人,為三軍雄。”高誘注:“武,士也。江、淮間謂士曰武。”《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即使辯武隨而說之。”裴駰集解引徐廣曰:“淮南人名士曰武。”漢王衣呆《洞簫賦》:“狀若捷武,超騰踰曳。”王念孫雜志:“武者,士也。而李善云‘捷武言捷巧。’蓋謂士為武,唐人已不知有此訓矣。”
(4)兵器。《逸周書‧允文》:“收武釋賄。”孔晁注:“收其戎器,不取賄。”《史記‧三王世家》:“雒陽有武庫敖倉。”《世說新語‧賞譽》:“見鍾士季,如觀武庫,但者見矛戟。”
(5)金屬打擊樂器。《禮記‧樂記》:“始奏以文,復亂以武。”鄭玄注:“文謂鼓也,武謂金也。”孔穎達疏:“武,謂金鐃也。”
(6)樂名。頌武王克殷武功之樂。《論語‧八佾》:“(子)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何晏注:“孔曰:《武》,武王樂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盡善。”《左傳‧宣公十二年》:“武王克商作《頌》……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爾功。’”漢班固《東都賦》:“抗五聲,極六律,歌九功,舞八佾,《韶》、《武》備,泰古畢。”
(7)足跡。《爾雅‧釋訓》:“武,亦也。”《詩‧大雅‧下武》:“昭茲來許,繩其祖武。”毛傳:“武,亦也。”《楚辭‧離騷》:“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宋王禹偁《五老化流星》:“接武傳歌詠,翻身上杳冥。”
(8)繼承;繼續。《爾雅‧釋詁上》:“武,繼也。”《詩‧大雅‧下武》:“下武維周,世有哲王。”毛傳:“武,繼也。”鄭玄箋:“後人能繼先祖者,維有周家最大。”
(9)古以六尺為步,半步為武。《國語‧周語下》:“夫目之察度也,不過步武尺寸之閒。”韋昭注:“六尺為步,賈君以半步為武。”《徐霞客遊記‧遊嵩山日記》:“寺外數武,即有流鏗然,下墜石峽中。”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辛亥游錄》:“離堤不一二十武,海在望中。”又(月去)步。唐柳宗元《乞巧文》:“乃纓弁束任,促武縮氣,旁趣曲折,傴僂將事。”宋莊綽《雞肋編》卷上:“府尹監司皆武行以閱。”按:叢書集成本作“步行”。
(10)通“舞”。舞蹈。《呂氏春秋‧大樂》:“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武也。”《禮記‧樂記》:“夫武之備戒之已久,何也﹖”鄭玄注:“武,謂周舞也。”宋羅泌《路史‧禪通紀二》:“塊柎瓦缶,武喿從之,是為廣樂。”
(11)冠卷,即古時冠上的結帶。《禮記‧雜記上》:“委武玄縞而后蕤。”鄭玄注:“委、武,冠卷也。秦人曰委,齊東曰武。”清毛奇齡《喪禮吾說篇》卷六:“古冠名有三:曰冕,曰弁,曰冠。弁與冕皆有綖、有武……以結於頷下,其繩謂之武。”
(12)古州名,南朝梁置,治所在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明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湖廣四‧彝陵州》“後陳亦曰拓州”注:“《陳書》:光大元年,沈恪為荊州刺史,督武、祐二州。”



(13)姓。《通志‧氏族略四》:“武氏,子姓,宋武公之後也。漢武臣為趙王。又有武涉、武忠。望出太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