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輿,輦, 隃,蹕,駐蹕,駐輦, 神輦,堪輿,出警入蹕,明察秋毫,不見輿薪


 







palanquin

Syllabification: (pal·an·quin)
Pronunciation: /ˌpalənˈkēn/

(also palankeen)
Definition of palanquin
noun
  • (in India and the East) a covered litter for one passenger, consisting of a large box carried on two horizontal poles by four or six bearers.

Origin:

late 16th century: from Portuguese palanquim, from Oriya pālaṅki, based on Sanskrit palyanka 'bed, couch'
 https://encrypted-tbn1.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T08-7nUXq4e8n3ztBeiF9ES-rnycm3uUb3y6a-Wd-_RFHl3bZx5A

堪輿天地的總名。漢書˙卷八十七˙揚雄傳上:「屬堪輿以壁壘兮。」顏師古˙注引張晏曰:「堪輿,天地總名也。」
相地、看風水。見「風水」條。幼學瓊林˙卷四˙技藝類:「地師習青鳥之書,號為堪輿。」






勝任﹑承受。如:「難」﹑「足重任」﹑「不一擊」﹑「情何以」。論語˙雍也:「人不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冷落清秋節?」


可以﹑能夠。如:「稱大將」﹑「不設想」。唐˙杜秋娘˙金縷衣詩:「花開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哀詞:「往事只哀,對景難排。」



輿



車。如:「舍舟就輿」。老子˙第八十章:「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轎子。如:「肩輿」﹑「彩輿」。遼史˙卷五十五˙儀衛志一:「輿:以人肩之,天子用韝絡臂綰。」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下˙滇遊日記九:「油碧輿五六肩,乃婦人之遊於林間者,不能近辨其為何樹也。」

地域﹑疆域。如:「輿地」﹑「輿圖」。史記˙卷六十˙三王世家:「御史奏輿地圖,他皆如前故事。」


扛抬。漢書˙卷六十四上˙嚴助傳:「輿轎而隃領舟而入水。」隋書˙卷八十一˙東夷傳˙流求傳:「王乘木獸,令左右輿之而行,導從不過數十人。」


公眾的。如:「輿論」。資治通鑑˙卷二二九˙唐紀四十五˙德宗建中四年:「頃者竊聞輿議,頗究群情。」


 1.   部首 阜 部首外筆畫 9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ㄠˊ
 漢語拼音  y o  注音二式  y u


遠。同「遙」。漢書˙卷三十四˙黥布傳:「上惡之,與布相望見,謂布『何苦而反?』」宋˙文天祥˙賀皇太后表:「臣遠被繡衣,瞻綵仗。」
ㄩˊ y(11601) 古通“逾”,越过;超过。

領頭字
輿
解形
《說文》:“輿,車輿也。車,舁聲。”
注音
釋義
(一)yu2《廣韻》以諸切,平魚以。又羊洳切。魚部。 (1) 車箱。《說文‧車部》:“輿,車輿也。”段玉裁注:“車輿謂車之輿也。……輿為人所居,可獨得車名也。軾、車钫爻、軫、軹、轛,皆輿事也。”《古今韻會舉 要‧魚韻》:“輿,《詩詁》曰:“輈軸之上加板以載物;又軫、軾,較,轛之所附植。輿其總名也。”《易‧大畜》:“九二,輿說輹。”孔穎達疏:“若遇斯而 進,則輿說其輹,車破敗也。以其居中,能遇難而止,則尤過。”《潛夫論‧相列》:“(材木)曲者宜為輪,直者宜為輿。”宋王安石《易泛論》:“輿有 承載之材,而亦非車之全者也。” (2)車。《玉篇‧車部》:“輿,車乘也。”《洪武正韻‧魚韻》:“輿,車也。”《老子》第八十章:“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陸德明釋文:“輿,河上曰: 車。”《史記‧樂書》:“所謂大路者,天子之輿也。”張守節正義:“輿,車也。”宋陸游《觀大散關圖有感》:“安得從王師,汎掃迎皇輿。”
(3)車箱底板。五代徐鍇《說文繫傳‧車部》:“輿,車底也。”清毛際盛《說文解字述誼‧車部》:“輿,車箱底也。王宗涑云:‘車箱底即薦板。《車制考》云,輿下枕謂之軫,軫謂之收,其板謂之薦板。《釋名》曰,薦板謂在上如薦席也。’”
(4)輁軸,載棺之具。《荀子‧禮論》:“輿藏而馬反,告不用也。”楊倞注:“輿,謂輁軸也。”
(5)做車箱的木工或管理人。《周禮‧考工記‧序》:“攻木之工:輪、輿、弓、廬、匠、車、梓。”鄭玄注引鄭司農云:“此七者攻木之工官別名也。”賈公彥疏:“攻木之工七,輪人為輪蓋,輿人為車輿。”《韓非子‧備內》:“故輿人成輿,則欲人之富貴。”
(6)古代職位低賤的吏卒。《左傳‧昭公七年》:“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隸臣 僚,僚臣僕,僕臣臺。”《文選‧張衡〈東京賦〉》:“發京倉,散禁財,賚皇寮,逮輿臺。”張銑注:“輿、臺,賤稱。”又特指駕車人。《漢書‧嚴助傳》: “廝輿之卒有一不備而歸者,雖得越王之首,臣猶竊為大漢羞之。”顏師古注:“廝、析薪者;輿,主駕車者,此皆言賤役之人。”
(7)舉。《釋名‧釋車》:“輿,舉也。”《戰國策‧秦策三》:“百人輿瓢而趨,不如一人持而走疾。百人誠輿瓢,瓢必裂。”
(8)運載。《廣雅‧釋詁二》:“輿,載也。”唐韓愈《送窮文》:“結柳作車,縛草為船,載糗輿粻。”宋王安石《先大夫述》:“令斷虎頭,輿致州,為頌以獻。公麾輿者出,以頌還令。”《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輿金輦壁,輸貨權門。”
(9)扛,抬。《禮記‧曾子問》:“下殤土周葬于園,遂輿機而往。”孔穎達疏:“輿,猶抗也。”《漢書‧嚴助傳》:“輿轎而隃領,蛲钫它舟而入水。”《隋書‧東夷傳‧流求國》:“王乘木獸,令左右輿之而行。”
(10)多,眾。《廣雅‧釋詁三》:“輿,多也。”《國語‧晉語三》:“惠公入而背外內之賂,輿人誦之。”韋昭注:“輿,眾也。”《梁書‧武帝 紀》:“或懷定懷抱,或得之輿論。”《資治通鑑‧唐德宗建中四年》:“頃者竊聞輿議,頗究群情。”胡三省注:“輿,眾也。”清薛福成《庸盦筆記》 卷三:“归於咸豐初年,任四川永蓝鄄心鄄偻道員,以性情乖僻,不孚輿望。”
(11)大地,疆域。《史記‧三王世家》:“御史奏輿地圖。”司馬貞索隱:“謂地為輿者,天地有覆載之德,故謂天為蓋,謂地為輿。”《文選‧束析鄄日〈補 亡詩〉》:“漫漫方輿,回回洪覆。”李偻注引《淮南子》曰:“以天為蓋,以地為輿。”宋洪邁《容齊隨筆‧周武帝》:“周武帝平齊,中原盡入輿地。”
(12)基本。《左傳‧僖公十一年》:“敬,禮之輿也。”
(13)轎子。《世說新語‧簡傲》:“王(子猷)肩輿徑造竹下,諷嘯良久。”《遼史‧儀衛志一》:“輿:以人肩之,天子用韝絡臂綰。”《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九》:“油碧輿五六肩,乃婦人之遊於林間者。”
(14)通“旟”。旌旗。《孫臏兵法‧官一》:“辯疑以旌輿,申令以金鼓。”《呂氏春秋‧季秋》:“命僕及七騶咸駕,載旍旐輿,受車以級,整設于屏外。” 王念孫雜志引王引之云:“注云載旍而不及旐,則旍下無旐字,旐字谟鄄太鄄皿後人據《月令》加之也……其輿字當讀為旟,屬上句讀。《月令》云載旌旐,此云載 旍旟。旟、旐皆旌旂之屬,各舉一物言之耳。”
(15)古地名,漢置,屬臨淮郡,後漢改屬廣陵郡,南朝宋併入江都郡。故城在今江蘇省江都縣西。《漢書‧地理志八上》:“臨淮郡:輿。”《後漢書‧郡國志三》:“廣陵郡,十一城:輿,侯國,故屬臨淮。”
(16)姓。《姓解》卷二:“輿,周大夫伯輿之後以為氏。”《萬姓統譜‧魚韻》:“輿,漢輿珍,魏人。”《魏書‧慕容白曜傳》:“初,慕容破後,種族仍繁。天賜末,頗忌而誅之。時有遺免,不敢復姓,皆以輿為氏。”
(二)yu4 《集韻》羊茹切,去御以。舉車。也作“轝”。《集韻‧御韻》:“輿,舁車也。或作轝。”《古今韻會舉要‧御韻》:“輿,舁車也。《增韻》:‘兩手對舉之車。’”

2010.4.26
以人力挽行、推拉的車。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卓氏見虜略,獨夫妻推輦ㄋ|ㄢˇ, 行詣遷處。

古代皇帝的坐車,亦指貴族富豪的車子。唐˙杜甫˙哀江頭詩:昭陽殿裡第一人 ,同輦隨君侍君側。
天子所乘坐的車子。西遊記˙第五回:臣依他言語,即返至通明殿外,不見萬歲龍車鳳輦,又急來此俟候。
借指京城、京都。如:輦轂之下。文選˙左思˙吳都賦:都輦殷而四奧來暨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帝輦之下,怎容你這胡行!
搭乘、乘坐。荀子˙大略:天子召諸侯,諸侯輦輿就馬,禮也。
運載。左傳˙莊公十二年:以車輦其母。唐˙李商隱˙井泥四十韻:工人三五輩,輦出土與泥。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五:長安中富貴之家,豪傑之士,輦輸金帛求聘他為偶的,不知其數。

2010.1.13金門神輦


6.   部首 車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5
注音一式 ㄋ|ㄢˇ
漢語拼音 ni 注音二式 ni

以人力挽行、推拉的車。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卓氏見虜略,獨夫妻推,行詣遷處。」

古代皇帝的坐車,亦指貴族富豪的車子。唐˙杜甫˙哀江頭詩:「昭陽殿裡第一人,同隨君侍君側。」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五:「長安中富貴之家,豪傑之士,輸金帛求聘他為偶的,不知其數。」

借指京城、京都。如:「轂之下」。文選˙左思˙吳都賦:「都殷而四奧來暨。」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帝之下,怎容你這胡行!」

搭乘、乘坐。荀子˙大略:「天子召諸侯,諸侯輿就馬,禮也。」

運載。左傳˙莊公十二年:「以車其母。」唐˙李商隱˙井泥四十韻:「工人三五輩,出土與泥。」

ちゅうれん 0 【駐輦】2007/9/12

〔「輦」は天子の乗り物〕天子が行幸の途中で車を止めること。駐蹕(ちゆうひつ)

蔣彝 著 The Silent Traveller in Japan(1972) , p.184, "聖上駐輦之處"。


超級預告:動漫版「明人畫出警入蹕圖」即將再度和大家見面!
    從下個星期三(06/29) 開始至 9/26,古畫動漫將輪到「出警入蹕圖」!「出警」「入蹕」分別描繪了皇帝出巡和回宮的場景,兩幅原畫手卷也是本院院藏手卷畫作中最長的兩幅,畫中人物眾多,場面宏偉,是歷代畫作中少見的鉅作!動畫版本也絕不會令大家失望的!是您不可錯過的精彩展覽!


古時帝王出行時,實施交通管制,禁止人車通行,稱為
  「蹕」。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縣人來,聞蹕
  匿橋下。」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夏四月,
  ,天子命王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
泛指帝王出行時止宿的地方。如:「駐蹕」。


 明察秋毫,不見輿薪

QUOTATION OF THE DAY

"Americans are saying that with their planes they can see an egg 18 kilometers away, so why can’t they see the Taliban?"
ABDULLAH WASAY, an Afghan pharmacist.




明察秋毫
目光敏銳,觀察入微,可看見秋天鳥獸新長的毫毛。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比喻能洞察一切,看出極細微的地方。三俠五義˙第四十二回:「不想相爺神目如電,早已明察秋毫,小人再也不敢隱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