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翕,塤,「壎箎翕翕」, 「疊翁之喜」









蔡珠兒新增了 2 張相片。

來到屏山,才發現我的中文好渣。村口喜幛的「疊翁之喜」,祠堂牆上的「壎箎翕翕」,我都看不懂啊。


「疊翁之喜」
 老头已经有一个儿子结婚了(新翁之喜),现在又有一个儿子结婚:叠翁之喜。

= 壎
古樂器名。土製,有六孔,以口吹奏。漢.劉熙.釋名.

 釋樂器:「塤,喧也。聲濁喧喧然也。」

唐柳宗元《與裴書》:“何其優裕者博而局東者寡,其為不一徵也何哉﹖”
杜光塤

壎箎翕翕


 壎篪 添至備忘錄
 xūn chí
 ㄒㄩㄣㄔㄧˊ
亦作“壎箎”。亦作“塤篪”。亦作“塤箎”。亦作“塤竾”。1.壎、篪皆古代樂器,二者合奏時聲音相應和。因常以“壎篪”比喻兄弟親密和睦。詩·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毛傳:“土曰壎,竹曰篪。”鄭玄箋:“伯仲,喻兄弟也。我與女恩如兄弟,其相應和如壎篪,以言俱為王臣,宜相親愛。”孔穎達疏:“其恩亦當如伯仲之為兄弟,其情志亦當如壎篪之相應和。” 荀子 ·樂論》:“聲樂之象:鼓大麗,鐘統實……塤箎翁博。” 後漢書 ·明帝紀》:“禮畢,召校官弟子作雅樂,奏《鹿鳴》,帝自禦塤篪和之,以娛嘉賓。”金王若虛《瑞竹賦》:“此則上友下敬,壎箎其翕,始終以之,有死無易。”清吳苑《到家》詩:“憶昔少年時,老屋塤箎奏。樹下共嬉遊,兄先弟隨後。”清秋瑾《贈盟姊吳芝瑛》詩:“不結死生盟總泛,和吹塤竾韻應佳。”
2.比喻互相呼應和配合。明沉德符《野獲編·詞林·黃慎軒之逐》:“時康御史亦有疏與馮疏同日上……二疏同時,塤篪相和。”
3.借指兄弟。宋黃庭堅《送伯氏入都》詩:“豈無他人遊,不如我塤篪。”清趙翼《題北溪謙齋蓉湖三壽圖》詩:“近追壽愷堂,壎箎耄猶對。”
 3.   部首 羽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ㄒ|ˋ
 漢語拼音 x 注音二式 sh
和好。詩經˙小雅˙常棣:「兄弟既,和樂且湛。」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臣但恐諸侯合從,而出不意。」
收斂﹑收縮。易經˙繫辭上:「夫坤其靜也。」文選˙枚乘˙七發:「飛馬聞之,翼而不能去。」
吸引。通「吸」。詩經˙小雅˙大東:「維南有箕,載其舌。」唐˙李白˙早過漆林渡寄萬巨詩:「漏流昔吞,沓浪競奔注。」
聚集。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集家門,傾動人物。」
和諧順服的樣子。見「然」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