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轉,舳,迴還,轉骨,轉大人,使,差使,大使,轉職

  林先生七十歲生日,學生同事,朋友給他辦了一個學術會 議,在 Boston 舉行,那一次李政道先生也來了,他講了一個往事,他說他在Fermi指導下完成了博士學位,Fermi告訴他粒子物理沒有前途,要他去做天体物理学,他就 去跟 Chandrasekhar 做天体物理学,也做出了一些成績,但是 Chandrasekhar 告訴他天体物理学沒有前途,要他去做流體力學,李馬上就請教他西南聯大的學長林家翹先生,當時林仍在加州理工學院,結果林先生告訴他流體力學沒有前途,所 以他又回到了粒子物理上了。古人說世事迴還不可說,旨哉斯言。如果現在有人問林先生,要做天體物理學前景如何,不知他會怎樣回答,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 或許他會說天體物理學沒有前途,去做生物物理學吧。

哪些是中國下一波將發達的城市?

明年即將是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計劃的開始,除了經濟轉骨的大業之外,「十三五」計劃還有一顆沒有太受外界注意的「水晶球」,預告著可能有10個或20個城市,將會是5年內大陸將出現的「新發達城市」。
補課的差使

 積極從松下、
夏普等日本大機電企業招聘退休技術人員的並不只有愛麗思歐雅瑪。中國、韓國等外資企業也加快了在日本招聘轉職技術人員的速度……

迴還
[return] 返回原处


領頭字
解形
《說文》:“轉,運也。車,專聲。”
注音
釋義
(一)zhuan3《廣韻》陟兗切,上獼知。元部。 (1) 迴還;輾轉。五代徐鍇《說文繫傳‧車部》:“轉,還也。”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車部》:“轉,還……還者復也。復者往來也。”《玉篇‧車部》:“轉,迴 也。”《詩‧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後漢書‧楊終傳》:“自永平以來,仍連大獄,有司窮考,轉相牽引,掠考濫,家屬徙邊。”唐李 白《餞李副使藏用移軍廣陵序》:“轉戰百勝,殭屍盈川。”
 (2)用車運輸。《說文‧車部》:“轉,運也。”《玉篇‧車部》:“轉,轉運也。”《史記‧平準書》:“轉漕甚遼遠。”司馬貞索隱:“車運曰轉,水運曰漕 也。”《漢書‧高帝紀》:“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餉。”顏師古注:“轉,運。”唐杜甫《昔遊》:“吳門轉粟帛,泛海陵蓬萊。”《資治通鑑‧秦二世二年》: “盜多,皆以戍、漕、轉作事苦,賦稅大也。”胡三省注:“轉,陸運也。”
(3)逃入,流亡。《國語‧吳語》:“子之父母,將轉於溝壑。”韋昭注:“轉,入也。”《孟子‧梁惠王下》:“兇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又拋棄。《淮南子‧主術》:“是故生無乏用,死無轉尸。”高誘注:“轉,棄也。”《隋書‧五行志上》:“百姓流離,轉屍蔽野。”
(4)改變行動的方向。《廣雅‧釋詁一》:“轉,行也。”《楚辭‧離騷》:“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王逸注:“轉,行也。”《淮南子‧脩務》: “百里奚轉鬻。”高誘注:“百里奚,虞臣,自知虞公不可諫而去,轉行自賣於秦,為穆公相。”南朝梁劉孝綽《夕逗南昌浦》:“岸迴知轉,解纜覺船浮。”
(5)移動;遷徙。《詩‧小雅‧祈父》:“胡轉予於恤,靡所止居。”鄭玄箋:“轉,移也。”唐張喬《送友人遊湖南》:“春生南嶽早,日轉大荒遲。”魯迅《書信‧致楊霽雲
(6)離去;離開。元李致遠《大婦小妻還牢末雜劇》第一折:“今日陞廳,坐起早衙……(凈云)相公,衙門無事,相公且轉廳。”
(7)變化,改變。1.變化。《商君書‧立本》:“兵生于治而異,俗生于法而萬轉。”高亨注譯:“萬轉,萬變。指風俗多變化,有好有壞。”《莊子‧田子 方》:“千轉萬變而不窮。”《韓非子‧心度》:“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2.改變情勢。《史記‧管晏列傳》:“其為政也,
因禍而為福,轉敗而 為功。”《論衡‧對作》:“高祖不辨得天下馬上之計未轉,則陸、賈之語不奏。”《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老孺人勸女兒,那裏勸的轉。”
(8)搖動;飄蕩。《楚辭‧招魂》:“光風轉蕙,氾崇蘭兮。”王逸注:“轉,搖也。”《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四角龍子帆,婀娜隨風轉。”三國魏曹植《九華扇賦》:“隨皓腕以徐轉,發惠風之微寒。”宋王安石《江寧夾口五首》之一:“江清日暖蘆花轉,恰似春風柳絮時。”
(9)避。《管子‧法法》:“引而使之,民不敢轉其力。”尹知章注:“轉,猶避也。”《荀子‧修身》:“勞苦之事則偷儒轉脫。”楊倞注:“轉脫者,謂偷儒之人苟求免於事之義。”
(10)翻,成幾何積數的增加。《論衡‧謝短》:“夫《周禮》六典,又六轉,六六三十六,三百六十。是以周官三百六十也。”
(11)遷調官職。《三國志‧魏志‧邴原傳》“太祖征吳,原從行,卒”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邴原別傳》:“於是乃轉五官長史。”《晉書‧李密傳》:“密有才 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唐韓愈《藍田縣丞廳壁記》:“元和初,以前大理評事言得失黜官。再轉而為丞茲邑。”
(12)纏繞。宋俞琰《席上腐談》卷上:“韓退之《元和聖德詩》云:‘以紅帕首。’
以紅綃轉其頭,即今之抹額也。帕首、撲頭本只是一物,今分為二物。”
(13)婉轉,指曼聲念、唱。《左傳‧昭公三十一年》:“趙簡子夢童子贏而轉以歌。”杜預注:“轉,宛轉也。”《鹽鐵論‧相刺》:“
聲而不知轉,未可為能歌也。”《西遊記》第十七回:“臨堤綠柳轉黃鸝,傍岸夭桃翻粉蝶。”
(14)誦經念咒。唐玄宗《令天下諸觀轉本際經詔》:“令天下諸觀轉本際仙經。”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寺塔記上》:“素公不出院,轉《法華經》三萬七千部。”《太平廣記》卷四百二十一引《宣室志‧蕭昕》:“三藏轉咒,震舌呼祝。”
(15)賣;轉讓。《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貲。”司馬貞索隱引王肅云:“廢舉,謂買賤賣貴也;轉貨,謂隨時轉貨以殖其資也。”《儒林外史》第二十回“現今這房子轉的出四十兩銀子……竟託書店裏人把房子轉了,拿了銀子回來。”
(16)把一方的物品、信件、意見等傳給另一方。如:轉送;轉交;轉達;轉播。《漢書‧高帝紀》:“漢王下令,軍士不幸死者,吏為衣衾棺歛,轉送其家。” 顏師古注:“轉,傳送也。”《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牛老先斟了一杯酒,奠了天地,再滿滿斟了一杯,捧在手裏,請卜老轉上。”魯迅《書信‧致曹靖華
(17)載柩車。黃侃《聲韻略說》:“《既夕》注:載柩車。《周禮》謂之蜃車,《雜記》謂之團。或作輇,或作轉,聲讀皆相附耳。”
(18)書法術語。用筆圓轉迴旋之意。明張紳《書法通釋‧執使篇第三》:“翰林密論十二種隱筆法:遲、疾、順、逆、澀、倒、轉、渦、提、啄、罨、趯。”
(19)舊時詩文結構章法方面的術語。元范木钫亨《詩法》:“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永。”《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黛玉道: ‘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魯迅《二心集‧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前清的八股文,原是‘進學’做 官的工具,祇要能做‘起、承、轉、合’,藉以進了‘秀才舉人’,便可丟掉八股文,一生中再也用不到它了。”
(20)量詞。1.道家煉丹的次數叫轉。晉葛洪《抱朴子‧內篇‧金丹》:“九轉之丹。”宋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九轉丹砂牢拾取,管精金, 只是尋常鐵。”2.勛位每陞一級叫一轉。《古詩‧木蘭詩》:“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新唐書‧太宗紀》:“乙巳,贈戰亡將士官三轉。”《宋史‧理宗 紀》:“丙辰,安豐軍統領陳友直以王家堈戰功,與官兩轉。”
(21)副詞。1.反而;反倒。《詩‧小雅‧谷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將安將樂,女轉棄予。”孔穎達疏:“汝何更棄我乎﹖”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 園序》:“幽賞未已,高談轉清。”清吳藻《虞美人》:“池塘春早總模糊,轉覺今宵有夢不如無。”2.漸漸;更加。清劉淇《助字辨略》卷三:“轉,猶浸 也。”晉陶潛《搜神後記》卷六:“(王戎)忽見空中有一異物如鳥,熟視轉大。”《宋書‧王景文傳》:“吾踰忝轉深,足以致謗。”清阮元《疇人傳‧時曰 淳》:“題以‘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
’十四字。”
(22)姓。《萬姓統譜‧銑韻》:“轉,見《姓苑》。”
(二)zhuan4《廣韻》知戀切,去線知。元部。 (1)裝衣服甲冑的袋子。《篇海類編‧器用類‧車部》:“轉,車上衣裝曰轉。”《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將及楚師,而後從之。乘皆踞轉而鼓琴。”杜預注:“轉,衣裝。”阮元校勘記:“杜意謂轉即縛之栏借字。縛,直轉反,即衣裝之義也。” (2)周到,周全。元李行道《包待制智賺灰闌記》第一折:“我已都用銀子買轉了,這衙門以外的事,不要你費心。”魯迅《書信‧致何伯濤
(3)旋轉。如:轉動;輪子轉得很快;轉臺;轉子。《隋書‧藝術傳‧耿詢》:“詢創意造渾天儀,不假人力,以水轉之,施於闇室中,使智寶外候天時,合如符 契。”唐韓愈等《遠遊聯句》:“別腸車輪轉,一日一萬周。”蕭三《三個(上海的)搖籃歌》:“機器輪子團團轉,一根粗大皮帶條。”
(4)繞著某物移動、打轉。如:轉來轉去。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每年正月扮故事,不論去到哪一村,婦女們的眼睛都跟
他轉。”
 (5)游覽;轉游。李劼人《大波》第二部:“公園關了門,祇好去轉文殊院。”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有些人可以到工廠農村去看一看,轉一轉,這叫‘走馬看花’,總比不走不看好。”
(6)量詞。相當於“回”、“次”。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第三部:“一天哭三回,三天哭九轉,鐵石的心兒也變軟。”
(7)通“專(<現代音>zhuan1<\/現代音>)”。統領。《漢書‧燕王劉澤傳》:“燕王北定代、雲中,轉胡入蕭關。”王念孫雜志:“轉字師古無音。念孫案:轉讀為專,專謂統領之也。《史記》作摶。《索隱》曰摶音專,專謂專統領胡兵……專、摶、轉,聲相近,故專又通 作轉。”

2.   部首 舟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11
 注音一式  (讀音)ㄓㄨˊ
 漢語拼音  (讀音)zh   注音二式  (讀音)j 


船尾掌舵的地方。南朝宋˙鮑照˙還都道中詩:「風急訊灣浦,裝高偃檣。」
(語音)ㄓㄡˊ jhu(07749)


詞目 轉大人
音讀tńg-tuā-lâng 
釋義 指青春期男女身體各部位發育成熟,由小孩變成大人的時期。例:伊開始咧轉大人矣。I khai-sí teh tńg-tuā-lâng--ah. (他開始在發育了。) 
近義詞 轉骨、轉成

差使
注音一式 ㄔㄞ ㄕˇ
漢語拼音 ch i sh 注音二式 ch i sh
派遣。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一折:「能吹彈,好比人每日常看伺,慣歌謳,好比人每日常差使。」紅樓夢˙第三十七回:「天天有四個,原預備裡面差使的。」亦作「差遣」。
原為舊時官場中臨時委任的官職,後亦泛指事情、職務。紅樓夢˙第五十九回:「每日早起晚睡,自己辛苦了還不算,每日逼著我們來照看,生恐有人蹧蹋,我又怕誤了我的差使。」老殘遊記˙第十七回:「我剛纔得了個好點的差使,忌妒的人很多,能不告訴宮保嗎?」亦作「差遣」、「差事」。
舊時稱罪犯。如:「他奉命押這兩個差使上路。」亦作「差事」。



光榮的差使。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九回:「這是面子上的差使,便連我愚兄也求之不得。」


台湾最大の映画の祭典・金馬奨授賞式。50回目の開催を数える今年度は、中華圏を代表する女優・張曼玉(マギー・チャン)がPR大使に任命され、例年に増して華やかに行われる。(写真は「CNSPHOTO」提供) (サーチナ). 台湾最大の映画の祭典・金馬奨授賞式。50回目を ...

たい‐し【大使】

 
    外交使節の最上位のもの。臨時的な特派大使と常駐の特命全権大使とがあるが、普通には後者をさす。
    朝廷・幕府などの中央政府機関の命を受けて公式に派遣される使者。
    遣唐使の正使。
たいしかん【大使館】
特命全権大使が駐在国において公務を執行する公館。国際法上、本国の領地と同一に見なされ、不可侵権が認められる。




109. 使  部首 人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ㄕˇ
漢語拼音  sh 注音二式  sh

命令、派遣。左傳˙桓公五年:「夜鄭伯使祭足勞王,且問左右。」水滸傳˙第八十五回:「若得如此,宋江星夜使人回家搬取老父,以絕根本。」

讓、以致於。詩經˙鄭風˙狡童:「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唐˙杜甫˙蜀相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役用、役使。論語˙學而:「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晉˙范˙為豫章臨發上疏:「古之使人,歲不過三日;今之勞擾,殆無二日休停。」

可、行、做。如:「使不得」。紅樓夢˙第九十六回:「若說服裡娶親,當真使不得。」文明小史˙第十六回:「如要看全,也不過一百多錢,倘若租看,亦使得。」使[shi3de0], v.i., (1) (article, dress) will do; (2) see V.i. & t.1↑.

用。文明小史˙第十五回:「至少也得幾百塊錢,少了不夠使的。」見風使船 (fig.) sail with the wind;

放縱、放任。如:「使性子」。

使。論語˙子路:「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奉命到外國執行任務或留駐的外交長官。如:「大使」、「公使」。


假設、如果。論語˙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漢˙王充˙論衡˙祀義:「使天地有口能食,祭食宜食盡。」若使 [ruo4shi3], conj., if, supposing.
ㄕˋ shh(08755)
之又音。

領頭字
使
解形
《說文》:“使,伶也。人,吏聲。”按:甲骨文“使”、“事”、“吏”原為一字,以後分化為三字。
注音
釋義
(一)shi3《廣韻》鹃钫束士切,上止生。又鹃钫束吏切。之部。 (1)命令;派遣。《說文‧人部》:“使,伶也。”桂馥義證:“伶也者,通作令。”《左傳‧桓公五年》:“鄭伯使祭足勞王,且問左右。”《史記‧五帝本紀》:“(瞽叟)使舜上塗廩。”《水滸全傳》第八十五回:“若得如此,宋江星夜使人回家搬取老父,以絕根本。” (2)讓;致使。《詩‧鄭風‧狡童》:“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唐杜甫《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慶祝滬寧克復的那一邊》:“不要因勝利而使腦筋昏亂,自高自滿。”
(3)支使;支配。《韓非子‧喻老》:“重則能使輕,靜則能使躁。”王先慎集解引王先謙曰:“重可御輕,靜可鎮躁,使之謂也。”《文心雕龍‧章表》:“然 懇惻者辭為心使,浮侈者情為文使。”唐李白《君道曲》:“如心之使臂。”又駕御。《水滸全傳》第十九回:“那船便使轉來,望小港裏串著走。”蕭紅 《橋》:“她的手沒有把握的使得小車在溝旁亂跑起來。”
(4)役使。《廣韻‧止韻》:“使,役也。”《論語‧學而》:“使民以時。”晉范甯《為豫章臨發上疏》:“古之使人,歲不過三日。今之勞擾,殆無三日休停。”宋陳亮《謫仙歌》:“脫靴奴使高力士。”
(5)用。《管子‧霸言》:“使能則百事理,親仁則上不危。”《文明小史》第十五回:“至少也得幾百塊錢,少了不夠使的。”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四:“修井時,講好他出地皮,小戶出工,井歸大夥使。”
(6)做;行。《紅樓夢》第九十六回:“若說服裏娶親,當真使不得。”《文明小史》第十六回:“如要看全,也不過一百多錢,倘若租看,亦使得。”
(7)傭人;奴僕。《藝文類聚》卷八十五引孔衍《在窮記》:“皆令婢使輦出,著庭中,恣其所取。”《水滸全傳》第七回:“林沖見說,喫了一驚,不顧女使錦兒,三步做一步跑到陸虞侯家。”《儒林外史》第十回:“那廚役僱的是個鄉下小使。”
(8)聽從;順從。《爾雅‧釋詁下》:“使,從也。”《詩‧小雅‧雨無正》:“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鄭玄箋:“不可使者,不正不 從也;可使者,雖不正從也。”《管子‧小匡》:“請為關內之侯,而桓公不使也。”《史記‧龜策列傳》:“大將不彊,卒不使令。”
(9)受命出使。《論語‧子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邢昺疏:“奉命出使。”《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及急,迺遣非使秦。”《清史稿‧交聘年表一》:“光緒建元,郭嵩燾、陳蘭彬諸人分使英、美。”
(10)使者(舊讀<現代音>shi4<\/現代音>)。《集韻‧志韻》:“使,將命者。”《左傳‧成公九年》:“欒書伐鄭,鄭 人使伯蠲行成,晉人殺之,非禮也。兵交,使在其間可也。”《史記‧項羽本紀》:“數使使趣齊兵,欲與俱西。”《紅樓夢》第四回:“卻說黛玉同姐妹們至 王夫人處,見王夫人正和兄嫂處的來使計議家務。”
(11)官名。唐以後特派負責某種政務的官員稱“使”。如:節度使、轉運使等。明清的常設官職有的也稱“使”。如:中央的通政使,外省的布政使、按察使等。近代以來派駐外國的外交官稱“大使”。
(12)舉。《大戴禮記‧衛將軍文子》:“有
使也。”盧辯注:“使,舉也。”
(13)放縱。《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復有言其勇,使酒難近。”司馬貞索隱:“因酒縱性謂之使酒,即酗酒也。”唐劉禹錫《學阮公體三首》之三:“昔賢多使氣。”《水滸全傳》第四十一回:“你今日既到這裏,不可使你那在江州性兒。”
(14)事。《墨子‧經上》:“使,謂故。”于省吾新證:“使,金文使、事同字,此應作事謂故。”
(15)連詞。假若。《論語‧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論衡‧祀義》:“使天地有口能食,祭食宜食盡。”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五:“使天無大風,黃蓋不進計,則瑜未必勝。”
(16)姓。《萬姓統譜‧紙韻》:“使,見《姓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