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欲/慾,神情, “情慾信,辭欲巧。” 一言興邦


......又溯而臨【爭坐】,頗欲似之。....雖不得其神情,漸欲知此技之大概矣。---傅山


 容忍與自由(1959)與「《自由中國》十週年紀念會」談話 1959

.......所以我現在要說的就是兩句話:第一,不要把我們自己看成是弱者。有權有勢的人當中,也包括我們這一班拿筆桿的窮書生,我們也是強者。第二,因為我們也是強者,我們也是有權有勢的人,我們絕對不可以濫用我們的權力。我們的權力要善用之,要用得恰當:這就是毛先生主張的,我們說話要說得巧。毛先生在《〈自由中國〉十週年感言》中最後一段說:要使說​​話有力量,當使說話順耳,當使說出的話讓人家聽得進去。不但要使第三者覺得我們的話正直公平,並且要使受批評的人聽到亦覺得心服。毛先生引用了《禮記》上的兩句話,就是:“情慾信,辭欲巧。”內心固然要忠實,但是說話亦要巧。從前有人因為孔子看不起“巧言令色”,所以要把這個“​​巧”字改成了“考”(誠實的意思)字。毛先生認為可以不必改,這個“巧”字的意思很好。我覺得毛先生的解釋很對。所謂“辭欲巧”,就是說的話令人聽得進去。怎麼樣叫作巧呢?我想在許多在座的學者面前背一段書作例子。有一次我為《中國古代文學史選例》選幾篇文章,就在《論語》中選了幾篇文章作代表。其中有一段,就文字而論,我覺得在《論語》中可以說是最美的。拿今天所說的說話態度講,可以說是最巧的。現在我把這段書背出來: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乎一言而喪邦乎?***
 《論語》中這一段對話,不但文字美妙,而且說話的人態度非常堅定,而說話又非常客氣,非常婉轉,夠得上毛子水先生所引用的情慾信,辭欲巧。”中的"巧"字。所以我選了這一段做為《論語》中第一等的文字。 

現在我再講一點。譬如雷先生,他是最努力的一個人;他是《自由中國》半月刊的主持人。最近他寫了一篇文章,也講到說話的態度。他用了十個字,就是「對 人無成見,對事有是非。」底下他說:「對任何人沒有成見。......就事論事。由分析事實去討論問題;由討論問題去發掘真理。」我現在說話,並不是要駁 雷先生;不過我要借這個機會問問雷先生: 你是否對人沒有成見呢? 譬如你這一次特刊上請了二十幾個人做文章;你為什麼不請代表官方的陶希聖先生和胡健中先生做文章?可見雷先生對人並不是沒有一點成見的。尤其是今天請客,為什麼不請平常想反對我們言論的人,想壓迫我們言論的人呢? 所以要做到一點沒有成見,的確不是容易的事情。至於「對事有是非」,也是這樣。這個是與非,真理與非真理,是很難講的。我們總認為我們所說的是對的;真理在我們這一邊。所以我覺得要想做到毛先生所說「克己」的態度,做到殷海光先生所說「自我訓練」的態度,做到雷先生所說「對人無成見,對事有是非。」十個字,是很不容易的。如要想達到這個自由,恐怕要時時刻刻記取穆勒《自由論》第二章的說話。我頗希望殷海光先生能把它翻譯出來載在《自由中國》這個雜誌上,使大家能明白言論自由的真諦,使大家知道從前哲人為什麼抱著「善未易明,理未易察。」的態度。

雷 先生在那篇文章中又說: 「我們用負責的態度,來說有分際的話。」這就是說,我們說話要負責;如果說錯了,我願意坐監牢、罰款,甚至於封閉報館。講到說有分際的話,這也不是容易做 到的。不過我們總希望雷先生同我們的朋友一起來做。怎麼樣叫做「說有分際的話」呢?就是說話要有份量。我常對青年學生說: 「我們有一分的證據,只能說一分的話;我有七分證據,不能說八分的話;有了九分證據,不能說十分的話,也只能說九分的話。 」我們常聽人說到『討論事實』,什麼叫「事實」,很難認清。公公有公公的事實;婆婆有婆婆的事實;兒媳有兒媳的事實;公公有公公的理;婆婆有婆婆的理;兒 媳有兒媳的理。我們只應該用負責任的態度,說有分際的話。所謂「有分際」,就是「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如果我們大家都能自己勉勵自己,做到我們幾個朋 友在困難中想出來的話,如「容忍」、「克己」、「自我訓練」等;我們自己來管束自己,再加上朋友的誡勉;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到「說話有分際」的地步。同時我 相信,今後十年的《自由中國》,一定比以前十年的《自由中國》更可以做到這個地步。




*** 胡適斷句:「言不可以若是其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乎一言而興邦乎?
 毛子水 (幾:差不多) : 言,不可以若是;其!........」  (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乎一言而興邦乎?)



謂一句話可以興國。《論語·子路》:“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劉禹錫 《唐故相國李公集紀》:“古所謂一言興邦者,信哉!”  《許彥周詩話》:“ 元禮 首議 太真  國忠 輩,近乎一言興邦,宜得此語。”




領頭字
解形
《說文》:“欲,貪欲也。人岙人欠,谷聲。”段玉裁注:“人岙人欠者,取慕液之意;人岙人俗者,取虛受之意。”徐灝箋:“人岙人欠,非‘慕液’也。人心所欲,皆感於物而動,故人岙人欠。欠者,气也。欠之義引申為欠少,欲之所由生也。”邵瑛群經正字:“此字經典本多不誤;然往往有作‘慾’者……《說文》無‘慾’字,統當作‘欲’為正。”
注音
釋義
(一)yu4《廣韻》余蜀切,入燭以。屋部。(1)欲望,想要達到某種目的或得到某種東西。如:求知欲;食欲。《說文‧欠部》:“欲,貪欲也。”《廣雅‧釋詁二》:“欲,貪也。”《易‧損》:“君子以懲忿窒欲。”《禮記‧曲禮上》:“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孔穎達疏:“心所貪愛為欲。”《漢書‧景帝紀》:“其唯廉士,寡欲易足。”(2)愛;愛好。《書‧秦誓》:“仡仡勇夫,射御不違,我尚不欲。”《論衡‧案書》:“人情欲厚惡薄,神心猶然。”宋陳亮《問答下》:“故私喜怒者,亡國之賞罰也;公欲惡者,王者之賞罰也。”
(3)邪淫;色欲。《玉篇‧欠部》:“欲,邪媱也。”《素問‧上古天真論》:“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王冰注:“樂色曰欲。”《禮記‧樂記》:“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鄭玄注:“欲,謂邪淫也。”
(4)想;想要。如:暢所欲言。《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漢書‧枚乘傳》:“欲人不聞,莫若勿言。”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清史稿‧洪秀全傳》:“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
(5)願意。《玉篇‧欠部》:“欲,願也。”《晏子春秋‧外篇重而異者七》:“寡人甚樂此樂,欲與夫子共之,請去禮。”《史記‧陳涉世家》:“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清薄松齡《鬧舍岙官》:“欲就人家書館,拿書金太重,我是不欲的。”
(6)要;需要。《文子‧微明》:“心欲小,志欲大。”《文心雕龍‧徵聖》:“泛論君子,則云情欲信,辭欲巧。”《齊民要術‧耕田》:“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淺,犁欲廉,勞欲再。”清龔自珍《平均篇》:“王者欲自為計,盍為人心世俗計矣。”
(7)將;將要。清劉淇《助字辨略》卷五:“欲,將也。凡云欲者,皆願之而未得,故又得為將也。”楊樹達《詞詮》卷九:“欲,將也,言未來之事用之。”《漢書‧陳勝傳》:“勝怒,捕繫武臣等家室,欲誅之。”唐許渾《咸陽城東樓》:“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毛澤東《清平樂‧會昌》:“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
(8)婉順貌。《禮記‧祭義》:“其薦之也敬以欲。”鄭玄注:“欲,宛順貌。”



願望,想得到滿足的意念。如:食欲欲望。易經˙損卦˙象曰:山下 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情慾。同。禮記˙樂記: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鄭玄˙注: 欲,謂淫邪也。
期望、希求。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唐˙韓愈˙師說: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想要。如:欲哭無淚暢所欲言。論語˙衛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 其器。

 將要。如:搖搖欲墜。唐˙許渾˙咸陽城東樓詩: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 來風滿樓。




現在每天查漢字
日本也有類似的傾向--我們反過來
不過這可能純屬有無心之taste.....

よく 2 【欲/慾】

(1)欲しがること。むさぼり求めること。また、その気持ち。欲望。欲心。
「―が深い」「金銭―」
欲の皮
(2)物事を進んでやろうとする気持ち。意欲。
「まだ勉強に―が出な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