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5日 星期日

苶然,走街串巷,訪貧問苦,摸爬滾打


【莊子: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

張彥其人其書,都是看上去仙風道骨,內心卻蘊含深邃的社會批判和終極關懷,這兼具了中國傳統的儒道釋,以及底層江湖的反叛——我不知這是否源於他1980年代至今,大部分時間都紮根在中國,走街串巷,訪貧問苦,摸爬滾打?留在中國歷史中的西方學者,從古至今,屈指可數,張彥肯定是其中之一;而在當代,繼哈佛孔飛力的《叫魂》之後,最為傑出的,當推張彥三段式結構的傑作《野草》和《毛時代後宗教的回歸》。





 1.疲憊貌。
   ▶宋王安石《答呂吉甫書》: “然公以壯烈,方進為於聖世,而苶然衰疾,特待盡於山林,趣舍異事,則相呴以濕,不如相忘之愈也。” 
   ▶章炳麟《四惑論》: “以勞求福者,敦迫為之,猶必苶然疲役。” 
  
 2.形容衰落不振。
   ▶ 《續資治通鑑‧元世祖至元十九年》: “今虛名僅存而綱紀不振,更加抑之,則風采苶然,無復可望矣。” 
   ▶陳衍《<劍懷堂詩草>序》: “吾閩詩人,至宋而大昌,至明而力足以左右天下風氣,清則苶然以衰。”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傑傳》二: “一遇挫折,苶然餒然,前此之壯懷盛氣,銷磨盡矣。”

寫法[編輯]

簡體(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

讀音[編輯]

國語/普通話漢語拼音niérán





沒有留言: